罗宾·威廉姆斯们的忧伤谁人知?

新闻背景:北京时间8月12日,美国传奇喜剧明星罗宾•威廉姆斯在家中身亡,警方初步怀疑是因抑郁症自杀。

  罗宾·威廉姆斯自杀,人们纷纷扼腕叹息:演过那么多喜剧,为何还是过不好这一生?

  同样的喜剧大师,周星驰已满头白发,憨豆先生和金·凯利都患有抑郁症。银幕上的他那么幽默练达,本应是最跟快乐最接近的人,可实际上,人们看到的只是喜剧的角色,看不到他们忧伤的灵魂和内心

  罗宾·威廉姆斯是一个传奇:不懂事时,他的《窈窕奶爸》、《勇敢者的游戏》让我们欢笑。刚有自我意识的时候,他用《死亡诗社》和《心灵捕手》的教师之口,启蒙了我们去独立思考、诗意生存。奥巴马的悼词里称赞他“让我们开怀大笑,也让我们嚎啕大哭,他将自己无可限量的天赋,慷慨的给予那些最需要的人”。生前的罗宾可以说相当成功,然而奥斯卡的肯定和观众的尊重——这些世俗意义上的成就,却不能真正让他自己快乐起来。身患重度抑郁,后期的作品中已有所体现,他已不再演喜剧多年。60岁的时候,他经历了心脏搭桥手术,并结识了第三任妻子,这样的新开始,也无法让他摆脱困扰多年的旧顽疾。最终,他还是选择了放弃,放弃与自己的痛苦搏斗。

  抑郁症患者被认为是“世界上最消极悲伤的人”。作为常见心理疾病,几乎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潜在的抑郁症患者,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“感冒”。在普遍高压的时代与社会中,在这样的疾病面前,明星并不享受特权,和普通人一样平等。而在中国,仅有5%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。

  另一位喜剧大师查理·卓别林,给无数大萧条时期的美国人带来了希望,然而自己却终身受困、无法快乐,这源于他幼年破碎的家庭:父亲酗酒去世,母亲患上了精神病,他被送入了贫童习艺所。所以在那些黑白默片中,你总能看到孤儿的形象。功成名就后,卓别林曾去看病,说:“医生,你能不能治好我的抑郁症呢?我很不高兴。”医生说:“为什么不去看小丑的演出呢,我保证你看完之后会开心的大笑。”“但是,医生,我就是那个小丑。”

  就像那首叫《小丑》的歌里唱到:“掌声在欢呼之中响起,眼泪已涌在笑容里,启幕时欢乐送到你眼前,落幕时孤独留给自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