戛纳电影节影帝提名名单刚出炉的时候,看到董子健的名字,我曾有过疑惑:他是谁?跟许多人一样,我也赶上了“恶补董子健”的热潮:1993年出生的小鲜肉,电影《青春派》男主角,19岁获得传媒大奖“影帝”和金马奖新人提名,母亲是内地知名经纪人......
无数的标签贴在这个21岁的男孩身上,百闻总归不如一见。
约好见面的那天,董子健刚从戛纳回来不久。我们正在房间里准备,他轻轻地敲门,随后打开一个小缝,把头探进来,有点呆萌地问“是在这里采访吗?”——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。
他头发比参加戛纳时稍微长了一些,柔柔地贴在额头上。他穿着自己设计的、印着“小董”字样的黑色T恤出现,笑着跟屋里的所有人打招呼,不陌生,很阳光。
原本以为他还是个年少不羁的孩子,出乎意料地,董子健的身上有你想象不到的成熟。聊天过程中,他说得最多的就是“我要慢一点”。拍完《青春派》之后,两年时间,他不言不语只专注于电影,他觉得这是一种沉淀,是做自己的方式。如今,还不习惯娱乐圈里的竞争与忙碌的他,悄悄地做了一个决定:等忙过了这段时间,还要选择“归隐山林”。
专访结束后,我和他的工作人员在闲聊,原本走出采访间的董子健,默默地转回头,趴在门边,盯着我们看。那表情,就像是在表达“我要偷听你们在说啥”。一瞬间觉得他回到了属于自己的21岁,说笑,玩闹,鬼马,搞怪,还有藏不住的萌萌哒。
差点忘记说,在这次采访的最后,还有趣味十足的快问快答。如同董子健说的一样,他的“逗比”需要看语气,究竟gif版的他如何搞怪,请耐心把视频版的专访看完。最后的精彩,一定会让你重新认识他。
另外,以后别再叫他影帝。摒弃头衔与标签,他只有一句想介绍自己的话:这是小董,董子健,他很爱电影。
大公娱乐:前不久刚从戛纳回来,戛纳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样子的?
董子健:就很舒服的一个海边小镇,我觉得戛纳对我来说最好的,对于戛纳的回忆就是它的一切围绕电影,最悲剧的一件事情是说,我没有看什么电影。因为有的前辈跟我说,去戛纳没有可以睡觉的演员,我觉得这一点真的很可悲的。其实去戛纳,应该更去感受一下电影的氛围,更去多看一些电影。本来有机会去看电影《聂隐娘》的,后来排到我,电影院没位置了,被轰出来了。
大公娱乐:你参加过很多的电影节,去过金马奖,你觉得戛纳有什么不同?
董子健:老外多。(大笑)
首先它是在一个地方,这个地方一年围绕这么一个电影节,可能还有电视节,动画节,一年都是围绕着电影这个产业,一切都是关于电影,所有人的谈论都是电影,经常偶遇的都是很大很大的明星。很奇妙的一个地方,挺舒服的。其实也没什么不同,就是电影节嘛。
大公娱乐:我记得在金马奖颁奖礼的时候,你参加颁奖礼的同时,也当了一回李安导演的粉丝,追着他去了厕所。这一回在戛纳,还有没有这样的趣事?
董子健:戛纳非常遗憾,没有去颁奖典礼,我也不知道谁在厕所里,所以就没追着谁去厕所。可能在金马奖的时候,更是一个凑热闹的心态,工作上什么也没有安排,就去了一个颁奖典礼。但是,这次去戛纳,工作安排的很满,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大公娱乐:那你这回去戛纳,跟之前想象的一样吗?
董子健:其实差不多。很有意思,我到了码头上,看到一群年轻人在聊天,他们的语言我完全听不懂,几个人非常有热情的一起在聊天,我就觉得在聊电影。对于我这种特别喜欢电影的人来说,我觉得特别美好,我觉得真的是到了天堂的感觉。
大公娱乐:如果以后有机会,你自己会再一趟吗?
董子健:旅游不会去戛纳,等下次电影节的时候可以去戛纳,希望还有机会能再入围一次戛纳。
大公娱乐:我记得你说,你说如果你拿奖你会哭,我就说颁奖的时候你要去,我特别期待看到的是你在台上哭的一幕,我觉得很精彩。
董子健:因为我觉得一切慢慢来,我希望可以去。我希望可以有机会可以带着自己的作品去,我觉得会有机会的。
大公娱乐:在戛纳之前,可能认识你的观众并不多。戛纳之后,不少人评价你说,你是“一战成名”,是“未来之星”。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评价?
董子健:我觉得可能大家夸大了。《青春派》之后两年,大家都没有看到我,就像隐退了一样。我这两年中做了很多沉淀。我觉得一切都要慢慢来,我其实拍了一些我喜欢的电影,只要大家喜欢我就很开心。说实话,最近工作挺忙碌的,陪家人的时间挺少的,我过一阵之后还要回到慢慢的状态。
大公娱乐:又要去沉淀吗?
董子健:再沉淀一回。首先我不是什么明星,我就是一个小董,是一个喜欢电影的人,我希望一切也是围绕电影,而不是围绕着一些与电影无关的事情。现在我想得很明白,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电影,为了我可以拍电影,我可以去演电影。
大公娱乐:我很好奇,你第一次听到别人称呼你是“影帝”的时候是什么感觉?
董子健:我觉得好奇怪,别人叫我影帝,我觉得有病,好难受,自己很不舒服。因为当时我都不承认自己是一个演员,就是一个学生,所以有一些挺抵触的。其实我心态特别的好,自我调节能力特别好。现在想想也没什么,大家爱怎么叫怎么叫。反正我就是我,我就是小董。
大公娱乐:大家对你的期望值很高,你自己身上会不会有特别大的压力?
董子健:我真的是挺没心没肺的,真的一点压力都没有。或者说压力是有的,但我都自我化解了,我把这些压力变成了拍戏的动力,变成了我的一个目标,反而让我更认真的演下一部戏。
大公娱乐:你这个心态是怎么培养出来的?
董子健:好像我就是不太浮躁,我一切喜欢慢慢地来,不着急。我也没有把名利看得很重,我觉得就算我第二部败了又如何?就算我第二部没有青出于蓝,那又怎样呢?我还是继续演。就算有人说“你拍了这么多戏你也没红”,我说没红就没红,关我什么事儿?我演好我的戏不就得了。
大公娱乐:这个心态会不会跟你喜欢演那种比较沉稳一点的角色,偏文艺一点的角色有关系?
董子健:我觉得选择是双方的,我演的这些人物肯定是跟我有关的,是我喜欢的一些对象,是我所想表达的。其实每个人的青春都不一样,我演的一些青春片虽然都是青春片,但是跟现在市场上的堕胎青春片也不太一样。每次我跟导演交流的时候,我都会告诉导演:我想演普通人,我更想代表普通人去说一些话,我更传递的是,我们虽然是普通人,但是我们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,我们不需要悲观,我们需要乐观去面对一切东西。像现在有些戏就是说的演的都是奢华,观众很喜欢,那些是观众所缺失的,而不是说我们本身所拥有的。
大公娱乐:你出道后出演的作品都是偏文艺的。贾樟柯导演的《山河故人》,以及即将要上映的《少年班》,都是因为什么而打动了你?
董子健:首先说《少年班》,6月19日就上映了。5月底在南开大学放了一场,大家给的评价都非常好,每个人评价都提到了我所演的那个角色:吴未。就像我刚才所说的,吴未代表了普通人,平凡人,他在一个天才班里是一个平凡人。我觉得其实普通人才是真正的天才。他可以有极高的情商,可以去处理一些事情,它其实才是人生的赢家。我觉得我所挑的角色是要给人有正能量的,给人有积极向上的感觉的。包括《山河故人》也是,虽然他是一个很孤独的感觉的影片,但是我所演的这个人是崇尚自由,崇尚快乐的,他不会去理会别人的想法,只是做他想做的事情。
大公娱乐:《山河故人》里的角色虽然也是青春少年,却也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。这种成熟的感觉,才21岁的你是如何琢磨而来的?
董子健:首先我觉得不难,看你怎么去理解这个人物,当你理解这个人物的时候,你所有的成熟,你所有的反应,都会表现出来。不是刻意的演成熟,不是说我设计好了。当你理解这个人,当你是这个人的时候,你所表现出的一切都是对的。当然演戏还是需要你做功课的,而不是说天生天养的直接来了,你是要做准备的。当你去演的时候,你需要活在镜头里面,而不是说我在镜头里面演戏,这是两个概念。
大公娱乐:你看你拍电影的风格很一致,那怎么会想到要去参加真人秀节目?
董子健:我觉得这个并不冲突。演戏是演戏,演习是我在演别人的生活,而真人秀是真的。我一直很喜欢运动,但是最近很忙,又没有时间健身。参加这个真人秀,让我重新找回了当年我在校队那种打比赛的热情,运动的热情。我就是想让大家更了解我,就想告诉大家,小董是什么样的人。还有,我觉得现在变成一个工业化的市场,大家在讲究知名度,有知名度才演别人的戏。可能我就是想演一些更好的戏。
大公娱乐:这个算是你让更多人认识你,推销自己的一种方式吗?
董子健:“推销”我不喜欢这个词,因为我不知道怎么推销自己,我不会推销自己。我只能说我去参加一个节目,把最真实的我在节目里表现出来。我也不是特别傲气地说“我董子健怎么样”“我厉害”,这个才叫推销自己,这个太无聊。我觉得我只是把我最真实的展现出来,也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大家认识我,希望通过这个节目让有更多好的项目来找我。我可以去演更多好的电影,可以拍我自己的电影。
大公娱乐:其实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电影。
董子健:电影电影电影。(笑)
大公娱乐:那你在真人秀里面表现了自己多少分?10分的标准。
董子健:我发现很奇怪的一件事儿,真人秀体现了一个我没有发觉的我,我突然变得很逗比,突然变得话很多,很欠。但是我平时是话很少的人。好像跟着这帮人在一起的时候,大家很融洽,很开心,真的像很好的朋友一样,肆无忌惮开玩笑,所以让我展现了一个很逗比的状态。
大公娱乐:那我希望这个真人秀给你带来的印象让你变逗比。
董子健:演点喜剧片。其实像我们这样的演员,比较适合演喜剧片,因为真诚,我们不演喜剧,我们就是喜剧。
大公娱乐:我记得《青春派》的时候,里面有不少台词,被大家广泛使用。
董子健:累死你自己,幸福你一家。
大公娱乐:还有“两眼一睁,开始竞争”。电影里的青春像很多人的缩影,你的青春呢?
董子健:我的青春好像跟这些都不太一样,我青春挺平和的,挺平静平淡的。当然现在我也在经历着我的青春,我觉得很开心,还有一些遗憾。但是我觉得就像电影一样,电影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,残缺美,我觉得都挺美好的。
大公娱乐:你有没有特别孤寂的时候?
董子健:我觉得我缺失的其实就是这些东西,我没有一个非常逆反的时期,我没有跟家里吵架,砸东西,我要离家出走,我也没有那种说我好无助啊,人生好难,都没有这种东西。我肯定有“我觉得人生好难”的时候,但是,我都会自我调节的很好。所以对我来说缺失的就是反抗的东西,挺可惜的。
大公娱乐:那你是不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小孩?
董子健:我应该算不上听话的小孩,但是,也没有人管的我很严。家里给我一个很自由的生长空间,所以让我可以做我喜欢的事情,我学习我自己喜欢的东西。如果可能说我家里是一个很压迫我,可能我就不会有我自己的想法,可能我就不会喜欢读书,我就不会喜欢看一些新闻,不会喜欢关注一些社会话题。
大公娱乐:你之前说过你从小就很爱看电影,但是你从没有想要当演员,为什么?
董子健:以前一直没有这种想法,对表演不知道是什么。我会看电影,会听别人评价表演什么样,大概心里知道,但是觉得自己看自己很怪。小时候都不喜欢拍照,现在也不喜欢拍照。长大后,会演戏其实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电影,演戏对我来说是一个敲门砖。如今我喜欢演戏,这个敲门砖让我更了解电影。
大公娱乐:如果当时没有《青春派》邀请你来演戏,你还会考虑往这条路上面走吗?
董子健:可能不会。但是,我后来申请美国大学的时候是国际政治、哲学、电影。其实这三个,也有可能,但永远不知道没有发生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。
大公娱乐:你之前在拍这么多戏,妈妈给我你什么意见吗?
董子健:她给我的意见都是人生上的意见,你的心态,你的想法,你的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,她教我的更多的是这些东西。她从来没有教我说这部戏要怎么演,你要演这部戏,这样你会怎么样,你要接受这个人采访,你要配合工作,从来没有这个东西。剧本也都是我自己看。我自己不喜欢,我怎么去演。
大公娱乐:你是否有过“进娱乐圈挺好的,不管成功与否妈妈一定会帮助我”的这种想法?
董子健:这是个什么观点我不太理解。我觉得这个很逗的,是挺二的一个想法。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都是神经病或者是傻子,可能是脑子哪出了一点问题。每个人是每个人自己的个体,我想做的,就是我自己想做的,跟我父母没有关系。当然,他们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,这个是无可厚非的。。比如说我去演一部戏,我不能说我爸我妈在,我瞎演就好了,无所谓。举个例子,如果他妈妈是记者,他可能对新闻行业会更了解,如果你妈妈是个厨子,你肯定会对吃或者对饮食会更有了解。那我妈妈就是一个经纪人,我爸也做电影一些行业,所以我其实对电影圈更了解,而且我自己做的就是我把戏演好了,因为戏都是我自己演的,跟他们没有关系,他们也没有办法帮我演戏。
大公娱乐:有人认同你的能力,也会存在质疑的人。当别人认为你是因为家庭的原因、因为父母的原因而走到今天的时候,你介意吗?
董子健:如果娱乐圈是我们家开的我觉得可以。
大公娱乐:是不是会想着“我一定要做的特别好,向大家证明,为自己正名”。
董子健:一定,我觉得不管怎么样,不管是谁,都是要做到最好的自己,我不能说,我就这么活着挺好的。就像路上乞讨的一些人,如果是老人我会给他钱,如果是小孩子我会给他钱,但是如果是一个20多数的人过来跟我要钱,我特别想给他一脚,我说你干什么不好,你可以为自己努力,你发小广告都好,你去要钱是什么意思。你一定要有活着的意义。
大公娱乐:你现在这么忙,已经习惯了娱乐圈的工作节奏了吗?
董子健:没有,我觉得太快了,我需要慢下来,我需要去多陪一些家人。
大公娱乐:我们之前有提到“两眼一睁,开始竞争”。这句话是不是挺适合用在娱乐圈?
董子健:对,但是如果别人两眼一睁开始竞争,我就两眼一闭,睡会觉。竞争什么,没有意思。我觉得要真的喜欢电影,就好好拍电影,别整这些乱七八糟的、勾心斗角的事儿,真的没有意义。
大公娱乐:有人说演戏是工作,是饭碗,是爱好。你呢?
董子健:我觉得我们90后最大的特点是回归梦想的一代,为什么这么说,是因为可能大家生活条件优越了,大家不会有后顾之忧,不是说我要养家,我要养我爸妈,我要养我孩子,而是他可以真正的为自己的梦想做努力,我觉得我现在就是这样。电影是我的梦想我现在为它努力。
大公娱乐:你希望自己演戏能演到多少岁?
董子健:演戏没有岁数限制,更希望自己导一部作品,这是我现在的梦想。
大公娱乐:这个梦想大概什么时候想要完成?
董子健:我觉得等准备好了,自然会来,没有准备好,你说一个时间也没有用,我觉得一切慢慢来,不着急。
大公娱乐:你现在真的特别不像你现在这个年龄,会想的那么多。
董子健:我们这个年龄应该是卖萌自拍。(笑)
大公娱乐:对,因为最开始我们还聊到,觉得你与你的年龄不太一样,有一种成熟在。
董子健:我觉得是这样的,我的话得听语气,可能那个是没有语气的,我以后总结一下,我重新到微博上再写一篇。(大笑)
大公娱乐:等这个专访做完,我要去写这篇稿子,我就不去写什么“国内首个90后影帝”。
董子健:这个太二了,别写了,求大家别写了。
大公娱乐:那我需要去介绍你去描述你的时候,你希望我用什么样的话语?
董子健:这是小董,董子健,他很爱电影。
监 制
杨爱博
采 访
罗伊宁
摄 像
田 田
摄 像
冯 昊
撰 稿
罗伊宁
后 期
冯 昊
实 录
许 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