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多星期前,同事给我介绍了一部电视剧,介绍语就一个词:“烧脑”。
坦白说,我是个没事绝对不碰国产剧的人,特别是历史正剧。这回因为工作需要,只好硬着头皮“上战场”。看了六集后,我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状态:没有徒手撕鬼子,没有一枪扫倒一片。平心而论,《北平无战事》值得一看。
回到正题。
《北平无战事》播出后,编剧刘和平的采访邀约多了起来。采访他的那天,我们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,快速直接地进入工作状态了。对于每一个问题,刘老师有问必答,侃侃而谈。可这一个半小时的谈话,时不时被电话打断。
他数度挂断电话,无奈地对我们说,写剧本的时候,每天创作超过18小时,身体承受能力频临极限。本想着戏播了,自己便有片刻私人时间,殊不知电视剧火了,行程也多了起来。此刻,他就想摊倒在家里的沙发上,好好地休息一下。
他用7年时间,没日没夜地完成了这一部口碑之作。他赢得了更多的尊敬与掌声,却依旧没给自己赢来丝毫轻松的时间。
从《雍正王朝》到《大明王朝1566》,再到如今的《北平无战事》,刘和平对历史剧创作有着不一样的偏执,为每一个细节精益求精。他把自己的民国情怀融入电视剧,把《北平无战事》看成是近年来自己最满意的作品。他说,去描写这个中华民族大转型时代的作品,是自己身为创作者的责任。如果没留下好作品,会觉得欠历史的。
突然想起刘和平在《大明王朝1566》里引用的孔子的那句话——在做事时不问可不可能,但问应不应该。
对于这位金牌编剧来说,真实地还原历史,就是应该吧!
大公娱乐:有观众反馈说,电视剧虽然好看,但是台词字字斟酌,逻辑严谨,涉及历史的内容太多,很多地方“烧脑”看不懂。您怎么看待这种意见的?
刘和平:如果你在观看一部文艺作品的同时,还能够让你产生对知识的渴求心理,这是好事。无论是从思想上、艺术上还是知识上给观众一些正能量的东西,吸取知识就是必要的。如果觉得剧情难懂,不愿意去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的话,那么这些观众也可以选择其他的电视剧,这都是很正常的。
大公娱乐:您曾说,这部戏就是对准了“大学学历以上,或者大学学历以下,平时就喜欢此类题材的人群”,您觉得这一部分的受众群够吗?
刘和平:这也是一种说法而已。有这些观众足够了。现在中国有大学学历的有多少,喜欢历史喜欢时政的人,关心国家命运的人,也会看。大家都希望我们的国家好,因为国家好了我们的生活才会好,才会太平才会幸福,所以但凡带有这么一种情结的人其实都会看。
大公娱乐:虽然您觉得这一部分的观众群基数已经足够了,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《北平无战事》的口碑很好,收视率还是有些差强人意的。
刘和平:今天的收视率已经高居1、2位,这几天成绩特别好,我就不理解为什么有媒体会说“惋惜”。大家都在庆功,收视口碑都很好。如果成绩再好,就等于独霸天下了,怎么还惋惜呢?就应该说,口碑能达到这个情况是预想到的,收视能达到这个高度,说明我们国家对文化的方向在转变,所以不是惋惜,而是应该庆幸。
大公娱乐:您做过收视的预估吗?
刘和平:当然。投资方说赔钱他们也投,我说我把我的稿费压进去,我可以一分钱都不要。7年我写一部戏没赚一分钱,但是我相信这部戏一定赚钱,收视率一定高。我相信我们的观众,相信电视剧的戏剧性,只要你看了昨天的戏,今天就一定会接着看,不看你舍不得,你会想看后面的戏是怎么发展的,这就是收视率。期待和悬念,大家都在等着7点半那个时刻,这还不能保证收视率吗?
大公娱乐:目前在某视频网站上《北平无战事》只有3000多万的播放数,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低的。这种网络受众跟电视受众差异化您怎么看?
刘和平:我并不了解网络这个行业,我就在想一个问题,如果下一回我做季播剧,门槛是1块钱一集,如果有3000多万的点击,那我就满足了。(笑)我想,这个数值会突破的,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越来越好。
大公娱乐:近年来,电视剧市场进入了素食时代,相比于其他追求短平快的电视剧,您一如既往地坚持正剧坚持严肃历史剧,创作的初衷是什么?
刘和平:人们称我为历史学者,我是爱好和研究历史的人,我有自己的历史观,也有自己的历史储备,所以我经常会抓住这样的历史大题材。当时创作的时候我也就是凭着自己的历史观在创作,还真没有跟风跟潮。你们可以用一个指标来检验我的作品——我的作品都走在观众前面,而不是走在观众后面。迎合观众的趣味,那就是在观察风险,我没有一个东西是迎合的。这也是我们搞创作的人的天职。观众是等着看好东西的,观众从来没给编剧出过题目,从未提过让我们写家庭剧,写谍战剧,甚至写雷剧的要求,写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选择。我就选择了,文学艺术作品应该走在观众的前面。
大公娱乐:您是不是在借着作品向社会喊话?有没有担心过市场不接受?
刘和平:我觉得像这样的大众艺术,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,我始终认为它就是大众艺术。我首先考虑到的是观众,只不过要百花齐放,我绝不反对今天的生活剧,青春偶像剧,包括战争剧,我都不反对,个人喜欢什么,观众是分流的。但是我坚信我这一类型会拥有一定的观众,而且这些观众,可能社会影响力更大。至少我有一个目标,能够把平时不看电视的人,拉回来看国产电视。就像我说的,我不迎合市场,只引领。
大公娱乐:您说这部戏并没有迎合观众,但是其中却也有您在选择角色时,故意加入的一些长相帅气,吸引观众眼球的演员,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妥协?
刘和平:这不是妥协,这是美学应该做的。既然把大众艺术归为美学,那就要对得起美学这个概念。
大公娱乐:据说您为了这个剧本,花了7年时间查阅各种资料,一个剧本一部电视剧如此认真,您求的是什么?
刘和平:我这个年龄再不写,到后来就写不出来了,我有这个责任感。每个人都会死,但是生命可以延续,生理因素的遗传是一点,文化遗传是你的文章作品。我只要50年还有人看,我就多活了50年。能把这种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,像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愿意看了,愿意百度查资料了,回过头对那个时代有了新的认识,这个就还不值得吗?
大公娱乐:电视剧从国民党反腐这一事件点出发,有一部分观众质疑这是不是在美化国民党?
刘和平:半点都没有美化。因为历史上,蒋经国反腐是事实。包括今天,不但打老虎还要打苍蝇。蒋经国打过老虎,只不过因为国民党政权利益集团实力太大,最后失败了。人家真正反过腐,为什么不能说?就一定要违背历史说假话吗?说了真话就是美化?当然,他反贪腐当时也是为了巩固他的政权。
大公娱乐:您之前说过,这部电视剧会让“两边都满意”,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?
刘和平:客观地,尊重历史地,肯定人家做过的事情。现在还有一部分人,抱着两岸势不两立形同水火的心态,其实两边都是在和平发展着。如果说了一点真话就是美化,那今后坐在桌上还怎么谈判?一无是处的人你愿意跟他谈判吗?其实台湾那边国民党那边,解放后多少年都在总结教训,总结共产党的长处和优点,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嘛!国民党是个巨大的存在,辛亥革命是他们搞的,北伐是他们搞的,八年抗战正面战场他们也在抗战,不能因为后来的政权代表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,腐败了,失去了民心了,因此垮台了,就连里面有些人,有些真实的思想都不能说。毛泽东在《论联合政府》的时候说,这样是不对的。国民党里也有一些追求进步的,向往光明,希望国家好的人。
大公娱乐:电视剧涉及如此敏感的题材,过审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?
刘和平:挺好的,我觉得这是我搞创作这么多年,今天的文化环境是最好的。从总局到北京市,这说明我们十八大新班子确实有了文化自信,希望我们的文化建设越来越好。他们有了文化自信,就给了我们更好的文化环境,我们这些在基层,在一线从事这个工作的人,就也有了文化自信。
大公娱乐:听说总局反馈回来的修改意见有15页?
刘和平:总局的意见只有一页。15页是附件,因为审批还要发给各个专家看,专家有些出于个人的判断写了一些意见,每个专家写几页,凑起来不就十几页了吗?其实意见大多都是一样的,包括专家像观众一样提出不同的见解。但是我们更深入,至于我为什么这样写,他们也未必知道。
监 制
杨爱博
采 访
罗伊宁
视 频
田 田
撰 稿
罗伊宁
后 期
方 方